发现
商城
下载APP
宝墨
baomo.com
热点
鉴赏
资讯
百科
视频
问答
快讯
推荐
幽响流鲜风 ——师行坤花鸟风卮言
幽响流鲜风——师行坤花鸟风卮言谢冰毅 节制而又奔涌的才情——在徐霞客的文字和师行坤的画之间,我突然发现有这么个“公因式”可供提炼。 古往今来地乱翻杂书、云端海底地放肆联想。早年爱读《徐霞客游记》,尤其是游黄山那部分——“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柏虽大干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沉溺于某种如饮甘泉般的字词之美中,真要嗒然忘了尘身。窃以为,徐氏在文字上的才华,足堪使其在“旅行家、地理学家”之外,成为当之无愧的
春华独寻 秋实共赏——读池颖欣花鸟画
春华独寻 秋实共赏——读池颖欣花鸟画 姜凯 池颖欣的花鸟画,不追逐浮华的光鲜,却摹写灿烂的绚丽。她将生活中积淀的细腻情感,展现在片片花瓣的芬芳里,融化在水色墨痕的流动中,在水色墨痕穿插变化间以意化境,呈现出清凉明快的氛围里。所作荷花于水色天光间,相互映衬,莲蓬聚散,洒脱自在。在水墨流光中含笑摇曳,赋予自然精灵以人格化的意象。通过画笔的表现将生活中的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的坚韧与柔弱,光鲜与平凡,灿烂与黯然的生命历程,寄寓赏心的快意,与惜花的伤感,体现出她的包容大度、豁达乐
以形媚道.写心境——王豪先生山水画作品赏析
以形媚道·写心境——王豪先生山水画作品赏析静虚 “澄怀味象,以形媚道”,是南朝·宋画家宗炳提出的山水画的“畅神”精神。他的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山水画论《画山水序》令众山皆响。 他以佛家的感性体验阐述出了:山是有精神的;好的山水画高于真山水;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是为了精神愉快。提出“山水以形媚道、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的美学观点。捕捉山水画作品中的神韵,达到畅神的目的。“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是贤人思想与山水精神的辉映。 中国画讲究寄物明志,无论何种表现形式
岁月如歌 ——记汪晓曙油画、水彩画作品展
岁月如歌——记汪晓曙油画、水彩画作品展米娜 由赏心堂(澳门)书画会主办的“岁月如歌——汪晓曙油画、水彩画作品展”,于 2022 年 10 月中旬至下旬在澳门四季名荟六楼金沙艺廊举办,展出了汪晓曙近年来以“历史长河”、“当下生活”和“岁月留迹”为题材所创作的一批作品。 《岁月静好》 布面油画 80cm×100cm 2022 年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宣传文化部副部长殷汝涛主持展览开幕式,澳门基金会行政委员会主席吴志良,市政署市政管理委员会主席戴祖
物语和心语——张振江艺术中的历史风景
物语和心语——张振江艺术中的历史风景殷双喜 画家张振江,湖南醴陵人。生活和工作在广东,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攻读博士,曾到新疆支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艺术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其创作以油画、水彩和综合材料见长,画风质朴强烈,深厚沉郁,有很强的主观表现性。 《重器·海洋石油 981》 布面油画 353cm×200cm 2019 年 深沉的历史感成为张振江艺术中的突出特色。近十年来,张振江积极参与了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并在多个国家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和展览中
回归自然与超越传统——许钦松的山水画
回归自然与超越传统——许钦松的山水画 薛永年 许钦松善于以中西的融合推动古今的承变。他的实践表明,画种的兼长,中西的交汇,可以打开眼界,有效摆脱成见,有助于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经验。他的山水画,大而不空,有势有质,既有高瞻远瞩的开阔视野,又突出脚踏实地的观感,既讲求大气象、大境界、大笔墨,又不遗余力地把握真切感受和关键细节,从而丰富了“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 ”的艺术表现手段,形成了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那就是风驰电掣的速度感、强烈而微妙
中国写意画的哲学性
中国写意画的哲学性 庄毓聪 《松鹤延年》 69cm×69cm 2018 年 积石导渊源,沄沄泻昆阆。龙门自吞险,鲸海终涵量。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纵览中华文脉五千年浩浩汤汤、激浊扬清,中国画之根基乃哲学,其根须深汲于中国文化之厚土,于是乎构建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美学,形成大化通神、独具中国特色之写意精神。“哲学”源于先民仰观天宇,俯察大地,而后升华于思维,启迪于智慧,乃文化之根源,而哲性之内涵使其自然精气与最根本生命气息存焉。 一叶可障目,亦可知秋。传统文
符号语言与情感表达
符号语言与情感表达 谢少威 《百色的春天》145×165cm 刘勰言:“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悟吟志,莫非自然。”自然万物多姿多彩亦多情,情,因人而异,因物而发。绘画之所以能够表现艺术家的情感世界,是源于艺术家能够因客观事物有感而发。由此可见,绘画应是画者的感悟吟志。 《误入荷花处》170×92cm 工笔画创作需建立在长期观察、经常性写生的基础之上。为此,我常走进大自然,细心观察生活,并十分重视现场写生,以及搜集素材。因为写生是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基础,只有通过写生,才
读陈苏山水画
读陈苏山水画杜晓春 《锦绣河山》360cm×145cm 多年前从一位搞收藏的朋友家看到陈苏的画,当时可以说是眼前一亮。从此就一直关注着他的作品,后来慢慢就变成了朋友。 1987 年陈苏考进了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有幸成为郑军里、黄格胜、陈玉圃的学生。求学四年里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1998年又得到了去天津美术学院学习的机会,攻读工笔画画家何家英先生的硕士研究生课程,得到了何家英先生的艺术真传。 《金风玉露》 260cm×146cm 陈苏是属于能吃苦耐劳
“木”与“林”
“木”与“林”林蓝 《勃发》系列作品——每幅尺寸 35cm×150cm 纸本设色 2015 年如果说,文化是一片生态,艺术是一片生态——不同的艺术家依据各自个性勃勃地生长共同组成了浑融完整的艺术生态“林”,那么,我们作为其中的一株“木”,生长在这片物种丰富、形态纷繁的密林里,应如何定位艺术群体中个体一分子的自我价值呢? 关于价值,一名艺术家的价值是否可以分为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三个递增的层面来理解——第一层面应是艺术家的个体艺术价值,艺术是艺术家个人生活的综合反映,
{{slider.title}}
{{all.title}}
{{all.summary}}
{{ad.title}}
热门
09/04 09:00
广州宝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宝墨网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粤B2-20050580 |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1083
登录
注册
获取验证码
短信验证码已发送至您的手机,请注意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