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自然与超越传统
——许钦松的山水画
薛永年
许钦松善于以中西的融合推动古今的承变。他的实践表明,画种的兼长,中西的交汇,可以打开眼界,有效摆脱成见,有助于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同时,注入时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经验。他的山水画,大而不空,有势有质,既有高瞻远瞩的开阔视野,又突出脚踏实地的观感,既讲求大气象、大境界、大笔墨,又不遗余力地把握真切感受和关键细节,从而丰富了“借笔墨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 ”的艺术表现手段,形成了几个特别值得关注的亮点,那就是风驰电掣的速度感、强烈而微妙的光影感、山体坚实浑厚的实体感和云雾流走飘洒的细润感。

《大岳涌云》 239cm×600cm 2016 年
许钦松先生,青年时代就以黑白木刻《人人都有铁肩膀》崛起画坛,后来版画题材的作品由人物而风景花鸟,版种由黑白木刻而水印木刻,不断推出佳作,不断获取奖项,早已成为名闻遐迩的版画家。然而,近十余年来,他倾尽全力地投入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对于他放弃版画而画水墨山水之举,一开始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面貌新颖而精神高迈的山水画,越画越有特色,越画越显示出回归自然中对传统的超越,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一部中国绘画史,无论作品,还是画论,都以山水画为大宗,但其题材内容体现的精神境象,则多为“四可”山水。所谓“四可”,即郭熙《林泉高致集》所称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不过他更重视后两者,所谓“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正是这种山水画,在宋代以后得到充分发展,大体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远离乡村来城市生存者的“乡园之思”和“林泉之心”。然而,许钦松山水画,却不从习以为常的“可游可居”着眼,而是致力于创造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大美之境。

《岭云带雨》 中国画 215cm×628cm 2007 年

《高原阳光》 123cm×123cm 2001年
在实际生活中,人类与自然是矛盾的,不向自然索取,不开发自然,无以满足人类物质生活的需要;一味开发又势必破坏自然生态,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在山水画艺术中,不应该仅仅表彰人对自然的开发利用,也不应该满足于记载创造历史的千秋功业。山水画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从这种认识出发,许钦松对“四可”功能的反思别有所见,他说“那种审美心态,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人能得到什么,还是以人的占有为前提的”。正是这种不受束缚的见识,为他在创作上超越前人找到了突破口。

《沧海无浅波》 中国画 123cm×121cm 2000 年
许钦松山水画中的“广远”,是将视角极大地提升、延展、扩大,仿佛作者与观者,凌空穿云行驶,从更广更宽的角度俯视大地山川的阴阳陶蒸与神奇瑰丽。他不是只画空间的“广远”,也以传统的“高远”、“深远”为补充,还与西方的焦点透视相结合。西方的焦点透视,立脚点是固定的,视野有其局限,而传统的中国画,讲求 “游观”,讲求多方位地观察事物,移动视点,步移景换。许钦松说“焦点透视的方法,表现的是一个空间,我也不管是不是一个空间,把它打乱了,总是在里面变化,比如怎么样从俯视慢慢变成平视,以至远视”。实实际上,他在空间处理上,灵活地运用了传统因素与西洋因素,获得了更自由的表现力。

《秋光》 124cm×122cm 2001 年
年富力强又身负重任的许钦松先生,是一位有远大抱负和开拓精神的画家,他主张“继承传统的笔墨程式,应注入现代精神和现代审美的元素,方能生发出新的鲜活的生命力”。他不仅重视中国山水画精神性的优良传统,又能够在中西的互补和画种的跨界中,开阔视野,丰富想象,拓展技法,因而能把版画的块面、黑白构成和西画的色彩、光影、透视等造型手法与中国画笔墨语言融合起来,在山水画的出新上别开新径。尽管他已经意识到:“眼中场景”还需进一步向“心中境象”提升,写实的提炼与笔墨图式的提炼还需进一步融合互动,但他已取得的成就,他的深入思考和积极实践,不仅是值得称赞的,也是富于启示性的。











































许钦松,1952 年生,广东澄海人。国家一级美术师,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1998 年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跨世纪之星”荣誉称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现任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故宫研究院中国画法研究所研究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名誉主席等职务。
主要作品有:《个个都是铁肩膀》《潮的失落》《心花》《诱惑》《天音》《南粤春晓》《岭云带雨》《高原甘雨》《丰碑》《甘雨过山》《长江揽胜》《珠江涌云》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美国驻华大使馆、澳大利亚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版画艺术博物馆、泰国国王钦赐淡浮院、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机构收藏。出版有《许钦松》《许钦松版画集》《许钦松山水画集》《许钦松自传体文集》《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象外之象—许钦松山水画集》等。
主要作品有:《个个都是铁肩膀》《潮的失落》《心花》《诱惑》《天音》《南粤春晓》《岭云带雨》《高原甘雨》《丰碑》《甘雨过山》《长江揽胜》《珠江涌云》等。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美国驻华大使馆、澳大利亚佩斯艺术博物馆、日本国际版画艺术博物馆、泰国国王钦赐淡浮院、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机构收藏。出版有《许钦松》《许钦松版画集》《许钦松山水画集》《许钦松自传体文集》《当代名家精品—许钦松》《象外之象—许钦松山水画集》等。

广东经济现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省国资委指导,省交易控股主办,是建设广东的权威指导。广东经济“品鉴”内容由宝墨网 Baomo.com 独家供稿,宝墨网由翰墨堂投资和名扬控股联合创办。